2月17日,何梁何利基金和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研究所(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所长,山东第一医院(医院)院长史伟云教授荣获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这是该院继年谢立信院士获得此奖后第二次获此殊荣。
史伟云教授从事眼科医教研一线工作近40年,是我国眼科角膜病专业的领*者,国内极少独立完成各类角膜移植手术超万例的专家且精通各类复杂白内障及青光眼手术。每年完成各类复杂眼科手术余例,其中为来自新疆、西藏的多位重度角膜盲患者实施复明手术成为医疗精准扶贫的典范案例。
史伟云教授在系列角膜产品研发、系列角膜手术创新、角膜移植排斥新机理及防治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成功研发生物工程角膜产品,解决角膜基质材料,实现了角膜供体的商品化供应,完全解决了板层角膜移植的供体问题;
——成功研发我国首个人工角膜产品,解决人工角膜材料和制造技术等诸多卡脖子问题,制定制造标准,被写入版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经CFAD医疗器械质量检测,所有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美国最先进的人工角膜的标准;
——研发全球首个生物工程结膜,解决结膜供体问题;
——首创角膜移植新术式30项,如:改良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圆锥角膜,首创逐渐加压缝合技术,解决了圆锥角膜板层角膜移植术后视力差难题;开创飞秒激光精确的板层角膜移植手术,解决了手工钻切不规则、切削深度难控制等手术并发症,视力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方式;发明热成形+深板层角膜移植手术,解决急性圆锥角膜无法行板层角膜移植手术的难题;首次提出菌丝在角膜内存在生长差异方式的新理论,打破了真菌角膜炎不能行板层移植的手术禁区;创立精确修复和供受体匹配的角膜移植术,1枚角膜治疗3-5名患者,治疗费用下降70%。
史伟云教授先后主持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等30余项。发表论文近篇,其中SCI收录百余篇。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角膜病专著3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是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是第十七届“吴杨奖”,中华眼科杰出成就奖,中美眼科学会“金钥匙奖”获得者。培养博士后、博、硕士研究生余名。
何梁何利基金由香港爱国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于年创立,旨在奖励中国杰出科学家,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授予胡思得院士、林鸣院士,另有位科技工作者荣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9年来,共遴选奖励位杰出科技工作者。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薄克国通讯员赵英佐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