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QQ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8637.html说到影响老年人健康甚至生命的事情,很多人马上会想到疾病。可实际上,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肿瘤等常见老年病相比,有一个影响健康的因素比这些疾病带来的损伤更大,它被认为是世界范围内导致老年人伤残、失能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美国的阿图·葛文德有很多头衔,白宫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影响奥巴马医改政策的关键人物,他本职工作是外科医生,同时还是一个斩获了众多文学奖项的畅销书作家。在《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一书中,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他到楼下的老年门诊,医院首席老年医学专家于尔根·布鲁道(JuergenBludau)看病人。第一个病人是一位85岁的女性患者,她身上有多种病痛,腰痛、关节炎痛、高血压、青光眼、直肠癌手术后遗症等。
在45分钟的看病过程中,阿图·葛文德认为布鲁道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对老人生命具有最大潜在威胁的问题上,比如可能的癌细胞转移,或者是最烦扰老人的问题上,比如背部疼痛,可出乎他的意料,于尔根·布鲁道问了老人很多衣食住行的问题,然后花了大量时间检查病人的脚。这是为什么呢?
布鲁道给出了解答:这位老人面临的最严峻的威胁不是癌细胞可能转移或者背部疼痛,而是跌倒。
他告诉阿图·葛文德,每年有35万美国人因为跌倒导致髋关节骨折。其中40%的人最终进了疗养院,20%的人再也不能行走。
控制导致老人跌倒的风险因素,能最大化的维持老年人积极生活的活力和能力,避免某些最坏结果的发生。这比免除某些疾病困扰更加重要,却被很多人忽略掉了。
01老人跌倒的四个潜在风险
跌倒除了诱发其他疾病进而导致死亡外,还会导致残疾,进而影响老人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老人的身心健康及全面生活质量,增加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它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
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数据显示:全世界范围内,每隔11秒,就有一位老年人因跌倒在急诊室接受治疗。每隔19分钟,就有一位老年人死于跌倒。
专家将跌倒看作是老年人意外伤害的「头号杀手」。
跌倒的确是一种意外情况,不过,它并不完全是纯粹的意外,而是一系列潜在危险因素的集合。
阿图·葛文德在《最好的告别》中指出,导致跌倒的三大主要危险因素是平衡能力差、服用超过4种处方药和肌肉乏力。没有这些风险因素的老年人一年有12%的机会跌倒,三个风险因素都占齐的老年人几乎%会跌倒。
日本的平松类在《当你老了》中则指出,老年人容易在楼梯上摔倒一是与重心不稳有关,二是和老人的眼睛远近感变弱有关。
概括起来,老人跌倒的潜在风险主要源于四个方面:
1)生理因素。因为身体功能退化,老人可能会出现肌肉没有力量、平衡能力差、协调能力下降、视力模糊不清、腿脚活动不灵活、头脑发懵等等问题,这些会增加老人跌倒的概率。
2)疾病因素。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老年痴呆症等精神疾病的老人,跌倒的风险会尤其的高。
3)药物因素。很多老年人由于患有多种疾病或为了养生,会服用多种药物,而有些药物可以影响人的神智、精神、视觉、步态、平衡等。
4)环境因素。路面不平、地面湿滑、上下楼梯、灯光昏暗、常用物品摆放不当,这些因素都会增加老人跌倒的风险。
02跌倒防控的四大难点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把“小心跌倒”挂在嘴边,是不是足够小心,注意到以上这些方方面面的潜在危险因素,就能安全无忧了?跌倒这件事显然要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我父母居住的房子做了许多防跌倒的防护措施,无障碍通道、夜灯照明、防滑地垫等等,两人平时也非常注意,比如,穿防滑的鞋子、长短合适的衣裤、保证地板干燥等等,不过,他们对进一步安装视频监控、行走扶手,穿戴防摔倒护具等影响到日常生活的防护措施却很抵触,他们一直强调没有必要。
在86岁那年,母亲跌倒了。当时她从卫生间出来往客厅走,很突然的平地倒了下去。摔倒之后,她没有第一时间通知我们子女,医院,而是自己贴了满身的膏药,在家养着。第二天,去探望她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她摔了一跤。
医院,医生检查确诊:胯骨轴摔断了。在临床上,这种情况被称为髋部骨折,医生称之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有统计资料显示,在跌倒的老年人中,大概有30%会出现骨折这种严重的不良后果,其中手腕、脊椎及髋部是最容易骨折的三个部位,而髋部骨折是所有骨折中最为严重的。约60%的髋骨骨折的老年人就此卧床不能再动,而且卧床后一年内的死亡率高达到20%!
万幸的是,母亲的身体底子好,打入三根钢钉,在医院住了一个星期后就出院了,并在半年之后恢复了自主行动能力。
不过,两年之后,母亲的身体状况急剧下降,很快就离不开轮椅了。
防控跌倒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儿,其中有四大难点:
1)老人会在任何意想不到的地方摔跤
《当你老了》一书披露了这样一份调研数据:老年人发生意外,77.1%是在家中,而不是在外边。
按常理来说,老人对家里的环境比较熟悉,家里的安全防护措施做得也比较到位,老人跌倒的几率应该不大,可现实情况却是,老年人一半以上的跌倒是在家中,在他们做了不知多少遍的日常活动中。
这是一件很无奈的事儿:老人可能会在任何意想不到的地方摔跤,哪怕是在最熟悉、最安全的环境中、在平坦没有任何障碍的情况下、在很习以为常的活动中,防不胜防。
2)老人对跌倒并没有足够重视起来
美国专家琼·T·埃贝尔和丽诺尔·T.舒可曼在《衰老的真相:你不可不知的37个迷思》中提及了这样一个观点:尽管很多老年人都跌倒过,但有证据显示,很多老年人并不像他们应该担心的那样担心。
让老人在预防跌倒的建议与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间进行选择时,很多人会选择后者。无论多少岁,他们都会认为,预防跌倒的建议对比自己年长的人更重要,自己无须严格遵守。
虽然有些人近期跌倒过,但他们也仅仅将这归因于自己的偶然失误,比如注意力不集中,生病了等等。
有些人甚至认为,接受预防跌倒建议就意味着自己老态龙钟、缺乏基本的判断力了,这让他们觉得很没面子。
3)老人过于重视也会增加跌倒风险
心理学家上有一个墨菲定律,越是不想发生的事情越是会发生。这个定律在跌倒这件事也有所印证。
《衰老的真相》指出:人们越是担心跌倒,步态就会越发变得不自然,身体姿势也会不自觉发生变化,这都会增加跌倒的风险。
如果人们为了避免跌倒而限制自己的活动,则会加速身体机能的衰退,比如肌肉萎缩、平衡机能失调等,也会增加跌倒的风险。
4)老人在跌倒后抵触看医生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数据显示:每年跌倒的老人年中,只有不到50%的人会主动去看医生。
他们或者认为摔得不严重,养养就好了,医院太麻烦。殊不知,摔倒之后不正确的处理会加重病情严重程度。
我就曾无数次设想,如果母亲当时摔倒时,我就在身边,直医院,或许她就不会是骨折,而只是轻微的骨裂,现在,她或许就不用每天坐在轮椅上。
摔跤,防不胜防,如果我们能在老人摔倒后第一时间进行快速、及时的响应,也能极大改善老人未来生活的品质。
阿图·葛文德说:“人对于有准备的、理解了的困境承受力最强,反之受伤害最重。”
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意外是不可控制的风险因素,很多时候,与其事到临头时惊慌失措,倒不如尽人事、听天命,倾尽最大能力将伤害降到最低。无论结果如何,都算是最好的结局。
长庆助老:专注于银发人群生活方式研究,探索适合国人的晚年居家生活与保障,为家有老人和即将成为老人的人群带来思考和启发。深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