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变换,秋冬、早春,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因为寒冷会刺激我们的颜面部、颈部血管,导致血管收缩,出现心脑血管、眼部缺血,引起“心梗、脑卒中、眼卒中“。
“脑卒中”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疾病,对于“脑卒中”的常见症状、预防措施大家都了解比较多,但对于“眼卒中”大家相对比较陌生,可能大多数人都不知道。
“眼卒中”,每年约2/10万人发病。致盲率非常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能力。《健康加油站》医院眼科主任陈建华主任医师,跟您聊聊:冬季警惕眼卒中来袭。
医院陈建华主任医师做客直播间
1、眼卒中的高发人群?
一般见于中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半胱氨酸血症等危险因素的群体。
但近年来由于年轻人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抽烟酗酒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多年轻人患上“眼卒中”。
“眼卒中”还常常见于脱落的颈动脉栓子,心源性血栓栓子脱落,玻尿酸注射后,自体美容脂肪填塞等原因。
还有一些眼部手术、俯卧全麻术后的病人,使眼压和眶压急剧增高导致视网膜动脉阻塞,清醒后发现眼视力下降。现在颜面部注射玻尿酸、硅制剂的人越来越多,如果注射时误入血管,也可造成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2、什么是眼卒中?
“眼卒中”就是医学上所说的“视网膜动脉阻塞”一类疾病,包括眼动脉阻塞、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和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
它是指由于流经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液阻滞所引起的视网膜缺血坏死、视力丧失。是一种严重的急性致盲性眼病,致盲率极高。所以,一旦发生视网膜动脉阻塞会导致视力急剧下降,需要像脑中风的抢救要争分夺秒一样,否则会导致视力不可逆的损伤。
视网膜动脉阻塞常常单眼发病,偶有双眼同时发病,根据阻塞的程度、范围不同而不同,可有颞侧视岛,黄斑区有睫状动脉供应者,可保留中心视力。
3、眼卒中的表现?
大多数患者表现为视力的突然丧失,部分病例在发病前可以表现为阵发性黑朦,持续数小时或者数分钟后恢复正常,约90%的患者视力为“眼前指数、手动和光感”。眼底检查发现:眼底视网膜表现为弥漫性灰白色水肿,以后极部最为明显,黄斑中心表现为“樱桃红”,视网膜动脉、静脉管腔变窄,变细,小分支几乎无法看到,严重可见阶段性“血柱”。
4、发生了眼卒中该怎么办?
视网膜动脉阻塞的治疗非常重要,一旦发现应立即采取尽早、尽快积极的治疗,时间就是光明。一般认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超过4个小时,视网膜功能的恢复就非常困难了。目前的治疗方法采取按摩眼球、吸氧、降低眼压、前房穿刺、球后注射扩张血管的药物、溶栓治疗等。
5、如何预防“眼中风”?
我们提倡合理的作息时间,不熬夜,合理的饮食,不吸烟酗酒,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定期进行身体和眼部的体检。每天坚持适度的运动和锻炼,不要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睡眠,经常眨眼远眺,促进眼球的湿润,保护眼球。
6、在冬季,除了要预防“眼中风”,还应注重预防哪些眼病?
一是干眼症。冬天受寒风刺激,眼睛易干涩、刺痛,应多补充人工泪液,注意保湿。
二是青光眼。青光眼是以眼内压力升高、视乳头血流灌注不良、合并视功能障碍的一种常见致盲眼病。特别是原发性和继发性青光眼在冬季发病率最高,这是因为气温降幅过大,会使植物神经调节功能紊乱而干扰血压,造成眼压波动。
三是结膜下出血。天气变冷时血管会收缩,血压升高,若血管弹性差,容易破裂造成结膜下出血。
收
广播节目:北京城市广播频率FM.3/AM《健康加油站》
直播时间:每天16:30—17:30;精编版播出时间:每天20:30
手机:应用商店中下载APP—听听FM,搜索订阅《健康加油站》栏目,音视频直播及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