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按度数分类,可分为低、中、高度近视。近视度数超过度为高度近视,高度近视可能造成矫正视力低下,眼睛发生器质性病变,视功能受损,也就是说戴上眼镜也可能达不到1.0的视力。同时这还会有并发症的危险,高度近视眼发生眼底病变、视网膜裂孔、眼底出血、视网膜脱落、继发性白内障、青光眼的风险也要比正常眼高很多,因此说高度近视可导致失明绝不是危言耸听。此外,高度近视还会影响户外活动的开展,使人容易在活动中受伤。
当心近视“后备军”!
有人会说,我家孩子现在视力很好,双眼1.2,就是远视只有50度了。对此,赵伟提醒广大家长朋友们千万不可掉以轻心,这样的孩子虽然目前还不是近视眼,但是实际上已经成为了近视眼的“后备军”,因为此时他们“好眼睛”的“本钱”在不经意间已经被透支了,而本人却还浑然不觉。这是因为,0到6岁孩子的眼球小,眼轴短,一般都是远视眼,而远视才是延缓孩子发生近视的“本钱”。随着年龄增长,小朋友的远视度数会慢慢变小,逐渐成为正视眼。早早耗尽远视的“本钱”,继续透支就会变成近视眼。这就是我们提倡防近视必须“从娃娃抓起”的原因。
不同阶段护眼各有重点!
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成长特点,在不同年龄阶段抓住相应的护眼机会,有所侧重地保护眼睛视力。
幼儿园阶段:0至6岁是预防近视的关键期。这阶段要重点保护“远视储备”,为小学阶段预防近视争取更大的空间。同时,幼儿时期就要培养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用眼行为习惯。
小学时期:在小学阶段争取不要发生近视,这个关口度过去了,到中学阶段,眼球可塑性会变小,发生近视的风险也随之变小。
中学阶段:中学阶段如果发生了近视,要采用合适的矫治方案,控制近视度数加深,阻止其成为高度近视。
科学、健康的用眼该怎么做?
“3个1”:坐姿要端正,笔尖离指尖3.3厘米(1寸),胸部离桌子6~7厘米(1拳),书本离眼睛33厘米(1尺)。
“3个20”:持续视物20分钟应休息一下,休息时先眨眼20秒,而后看6米(20英尺)外的物体或远方。
“分钟,10小时”:我们倡导儿童青少年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应保持分钟,每周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10小时。
我们可以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不在走路时、吃饭时、卧床时,在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并随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读写姿势,同时晚上读书写字,要保持整个房间有足够的亮度。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结构促进用眼健康。多吃水果,蔬菜,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多吃一些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猪肝、鸡蛋、牛奶、胡萝卜、蔬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