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新学年!
这两天,除了“补作业”外,还有一条重磅消息登上了开学季的头条——
8月30日,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制定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公布,宣布了一系列从学校、家庭、医疗机构等角度,保护儿童青少年视力、防控近视的措施,堪称“史上最严格”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令。
这些硬措施,要执行!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高中阶段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每学期一二年级考试不得超1次,其他年级不得超2次。
——按学生视力变化每月调整座位,每学期调整座椅高度。
——严禁学生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
——教材、试卷等字体纸张要保护视力,明年底前推强制标准。
——中小学生在校时每天保证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
——孩子在家时每天接触户外自然光60分钟以上
——非学习目的电子产品使用每天累计不宜超1小时
——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
——调控网游总量,控制新增网络游戏上网运营数量
四川名医医院眼科教授、著名视光学专家、青少年近视防控专家刘陇黔,从医学角度为大家解读这份“史上最严”少儿近视防控令:
《方案》中的数百条规定是如何产生的?真的能遏制近视的威胁吗?
这个全球“第一”
中国拿得很揪心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是世界上近视发生率最高的国家之一,青少年近视率更是“稳居”世界第一,患者人数已达四亿。
什么概念呢?就是当下几乎每三个中国人就有一个是近视。
学生中“眼镜族”的比例就更高。国家卫健委6月发布的《近视防治指南》称,中国大学生和高中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70%,并逐年上升;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
“高度近视(°以上),是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三大致盲性眼病之一(另外两种是白内障、青光眼),目前大约有8%的高度近视患者,而高度近视可能导致失明。”
刘陇黔教授称,按照当前统计的近视人口计算,到年,中国可能会新增几千万甚至上亿的盲人,对国民经济和医疗支出都是巨大的负担。
刘陇黔教授的一句话总结:
“
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确实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
近视是一张“单程车票”
不能治只能防、控
《方案》中提到的每条措施,都是着眼于“预防”和“控制”,为什么对近视的“治疗”却只字未提?
“因为近视是无法治疗的,一旦发生只会越来越加深,这是一张不可逆转的‘单程车票’,”刘陇黔教授介绍,曾遇到很多家长来问,接触到了某种宣称可以帮孩子“治疗”近视的药物、疗法,究竟可不可信。
“近视是眼球的解剖结构发生了改变,目前是无法采取医学手段恢复的。”他表示,做近视手术并不是治疗,只能称为一种“矫正”,而且近视手术只能恢复视力,并不能降低未来的失明风险。
小康妹儿的一句话总结:
“
所以,在近视发生前就去预防它,是唯一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
唯一临床证实有效的预防近视法
户外日光暴露
澳大利亚和新加坡两国曾就青少年近视问题,联合开展过一项研究:
两个国家的少年儿童近距离用眼时间接近,但澳大利亚孩子们户外活动的时间更多,澳大利亚少年儿童的近视发病率就明显低于新加坡。
“其中的关键,在于日光,”刘陇黔教授介绍,人的眼睛可以接受各种光谱、亮度的外界光线,有自我调节的能力。
日光是连续光谱,亮度变动的范围大,多接触日光可以刺激眼内多巴胺分泌,调节眼球生长;
而室内自然光源和电子产品是人工光源,光谱窄、亮度相对固定,长期只接受人工光,眼睛受到的“锻炼”少,不仅易疲劳,而且缺乏多巴胺的眼睛会导致眼轴延长,造成各种眼底损害、乃至走向失明。
这,就是为什么长时间玩网游、使用电子产品会导致近视的原因。
小康妹儿的一句话总结:
“
多接触日光,是目前医学上证实唯一对预防近视有明确益处的方法,而且间断比连续更好。
所以每个课间,都应该尽量让孩子走出教室,走到阳光下活动身体。
”
戴眼镜一定要及时
每学期都该查视力
“戴眼镜不会加深近视,不戴才会。”
这是刘陇黔教授想对每个家长和孩子说的话。“一旦度数超过75°,都要及时配戴眼镜,如果延缓戴眼镜的时间,度数只会增大。”
这些“治”近视的方法,有用吗?
坊间流传的那些有助于孩子预防近视,或度数加深速度减缓的方法,有用吗?刘陇黔教授也一一做了点评:
戴OK镜(角膜塑形镜)
有用。
临床证实,坚持正确佩戴OK镜,平均可以控制近视进展速度50%左右(存在个体差异)。
但OK镜一定要注意定期复查更换,并注意卫生防护。
减肥
也许有用。
根据刘陇黔教授的临床观察,爱吃糖、肥胖的孩子容易发生近视,但也有可能跟这样的孩子本身不爱户外运动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治疗“假性近视”的所有方法
没有假性近视的说法。
所谓“假性近视”,是因为睫状肌长期收缩后处于痉挛状态,暂时失去了调节性。一般正常休息就可以使痉挛状态消失。
如果收缩痉挛状态难以自动消失,可以在眼科医生的指导下,在睡前使用散瞳眼药水,并观察疗效。注意一定要在眼科医生指导下!
从视力健康者,到低中度近视者,再到高度近视者——晚期发生眼底疾病乃至失明的几率,呈几何级增长。近视的人,每2年的应该在健康体检中增加一次眼底检查,40岁以上人群应该每年检查。
我们常说“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它”,那么为什么不能从现在起,牺牲一些玩手机、玩游戏的时间,换取身体上最重要的一部分健康呢?
对于小学生今后要没作业了
你有什么想法?
一定要写留言告诉我们!
微坐诊
整晚睡不好,有睡眠障碍,别担心!
昨天一篇讨论睡眠问题的文章→万人研究数据:睡眠时长决定疾病风险!华西医生说,这10件事可改善睡眠,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共鸣,后台留言咨询睡眠问题的网友差点把小编淹没。
既然大家对睡眠问题这么感兴趣,我们就专门医院心理卫生专科主治医师黄明金,于9月4日(周二)15:00-16:00做客名医微坐诊,如果您存在睡眠障碍、抑郁或者焦虑等方面的困扰,可在上述时间段加入微坐诊,与黄医生直接交流。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微坐诊直播间
“
几万人都在看的文章,点进去看看!
万人研究数据:睡眠时长决定疾病风险!华西医生说,这10件事可改善睡眠
它杀死了一个胎儿!这个藏在厨房里的凶手,华西二院两次“发文通缉”
感冒后,每年超3万孩子因它致聋…对这些药,家长请说“不”!
颠覆!它是使用最广泛的“合法毒品”,沾上就戒不掉!你每天都会吃…
女子发烧17天,元凶竟是它!你家里也有,衣服食物千万别被它沾上!
本文编辑:王欢
图片来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