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角型青光眼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写写身边的长寿老人 [复制链接]

1#

最近开了一个新坑,开始读《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的生活和工作》,目前还只读到绪论,就已经预感到这个本书对我以往的认知,将会有一个颠覆性的影响。

长寿是好事儿吗?我不知道……

队友之前说过一句话,“人要慢慢地老、快快地死”。当时未免感觉太过薄凉,但是仔细想想,如果真能做到这样,恐怕是最大的幸福了。活着的时候,能照顾自己,不求人,坚持不住的时候,快快死,不受罪,真的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人生七十古来稀。但是,现在高寿老人已经变成了一个很常见的现象,比如我身边的至亲,奶奶、姥姥、姥爷,都活到了八十多岁,他们的人生是怎么样的呢~

奶奶,我最爱的奶奶,已经离世了,享年84岁。她可能是最符合“慢慢地老、快快地死”的了。老人家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耳朵开始背了,需要大声嚷才能听到,眼睛也有了白内障,看东西模糊,不过一直能够自己照顾自己,生火做饭、洗漱穿衣。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奶奶有一口结实的牙齿,直到去世一颗都没有掉。老人家爱吃干果,我每次去看望她,都会寻找最新鲜最美味的干果带回老家,陪着她,晒着太阳,一颗一颗地剥开,告诉她,这是山核桃、这是巴旦木,奶奶会说,“这核桃和大杏仁比咱们家里的好吃太多了~”

老人家是在冬天突发的疾病,当时正住在女儿家。姑姑说,她每天晚上和奶奶睡一个床,把奶奶的腿搂在肚子上,怕奶奶年纪大了,新陈代谢慢,半夜腿脚凉睡不踏实。我想这应该是我执着要生一个女儿的根源吧,尤其是半夜把七妞的小脚放在我肚皮上取暖的时候,总会想到姑姑说的这段话~

奶奶是突然就开始呼吸不顺畅的,姑姑连夜联系我爸把奶奶送医,经过两天的治疗,奶奶有了明显的好转,甚至能很精神地和前来探望的亲戚们聊天八卦,但是医生说老人是老肺病了,器官快要支持不住了。结果,亲戚一离开,奶奶就开始清醒地交待自己的后事,自己没房没钱,儿女们也不用分什么,她的东西愿留就留下,不愿留就都烧了吧。只是每个初一十五有些供奉,嘱咐子女们上柱香告诉那些神仙们,她已经走了,孩子们不再接着供奉了,请神仙们也不要怪罪这些晚辈。

奶奶供奉神仙供奉了很多年。从我记事儿开始,每次家里包了饺子,奶奶总是拿起煮好的第一碗饺子,在屋子里转几圈,双手捧着碗在空中不停地举高,嘴里念念有词,整套仪式走完,我们才能正式开始吃饭。小时候,有一次奶奶偷偷告诉我,她是哪座山上的神仙,等死了之后就要回山上修炼了,她会一直保佑着我们这家人的。现在很后悔不记得是哪座山了,不然也能去看看老人家~不过,每次遇到沟沟坎坎,我总会想着,奶奶一定在哪个地方默默地保护着我的,我一定能闯过这一关的。

老人家一辈医院,一共住了四天。我妈每次回想起总是说,你奶奶特别心疼人,没有怎么累人就走了。即便是这样,我那六十多岁的大伯二伯、五十多岁的姑姑爸爸,依然在那四天累的瘦了一圈。

没能陪奶奶走完最后一程,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

奶奶,您看到我现在成家立业、儿女双全了吗?

姥姥和姥爷,现在也是八十多岁了。在去年之前,两个老人一直是单独居住的,生活能够自理。虽然两个人也免不了拌拌嘴置置气,时常需要儿女们去开导开导,但是两个老人身体非常健康。姥姥每天煮饭做家务,下午和一群老邻居打麻将,儿子孝敬的自动麻将桌,让老太太地位超然,在麻友中一呼百应。姥爷每天就喜欢摆弄他的那些菜,在楼下开辟了三片小菜园,各种应季蔬菜甚至是北方少见的秋葵、紫苏、小乳瓜等,姥爷都种地特别好,三天两头喊儿女们来拿新鲜蔬菜。连咬哥回老家,都最喜欢去太姥爷的菜园,摘*瓜、西红柿、小甜瓜,用水冲冲就吃,哪怕把园子里弄得一团乱,太姥爷也是乐呵呵地瞧着,从来也不发脾气。那个时候,两个老人真的活成了我们羡慕的样子。

去年,一场疾病打倒了姥爷,也几乎累垮了整个家。姥爷突发脑出血,在医院一住就是天。因为发现治疗及时,姥爷现在恢复得很好,能够在平地上缓慢走路、被搀扶着下楼或者骑骑三轮车,作为八十多岁的老人,他的康复水平甚至超出了医生的预料。

但是,姥爷住院的天,对于我的妈妈舅舅姨妈而言,简直如地狱般煎熬。怕护工照顾不周,姥姥发话,“养儿防老”,要求儿女亲自陪床。所以六个儿女,最大的62岁、最小的46岁,分成两班,医院。姥爷瘫在床上,没有意识不能动弹,每天不停地输液、每个小时拍背排痰、只能喂流食、每天排泄十多次,后期甚至还切开了气管辅助呼吸。脑袋里的血块时大时小、病情时好时坏,儿女们每天都是揪着心数日子,不知道第二天会出什么新状况。四个月的时间,所有儿女的白头发都眼见地增加,本来就有青光眼的二姨,更因为每天哭泣和劳累,越发地看不清了。

终于,姥爷能出院了,但是身边再也不能离开人了,居家护理又变成了问题。年长的儿女有些身体不好,医院陪床已经是硬撑了,有些还有孙辈需要照顾,年轻的儿女要工作,一旦没有工作连退休金都没有,晚景凄凉。再加上姥姥性格强势,习惯了独自居住,无论是哪个儿女住在家中照顾,都会挑三拣四,不断制造低气压,矛盾风波不断。所以,六个儿女各有各的顾虑,最后,一致决定为老人聘请保姆照顾生活起居。

雇保姆的过程更是一波三折,不是保姆不合适、照顾不了老人就是姥姥看不上保姆。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已经换了20多个保姆,时间最长的也没能坚持三个月。因为姥爷睡眠黑白颠倒,所以,现在分黑白班聘请了两个保姆,白班保姆负责做饭家务和带姥爷出去晒太阳,夜班保姆负责晚上看着姥爷别让他到处走摔倒。每个月的保姆费,远超姥爷的个人工资。

从姥爷生病住院到现在居家照料,我一直都在考虑这个问题,妈妈那辈人有兄弟姐妹六个,为了照顾一个老人,尚且忙到人仰马翻,那作为独生子女,将来父母生病住院,我又该怎么办?现在还只是姥爷一个人生病,要是姥姥也身体不适住院,或者是老人没有保险没有退休金,这巨大的金钱和精力支出又从哪里来?

现在的我和队友,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工作,未来十年小孩子们都是要依附着我们来生存的,而我们离退休还有将近二十年时间,真心祈祷父母在这二十年之间身体健健康康,也祈祷我和队友平安顺遂,我们两个的平安是整个家庭幸福的根本~

长寿是好事儿吗?希望读完《百岁人生》,我能看得更开想得更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最近开了一个新坑,开始读《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的生活和工作》,目前还只读到绪论,就已经预感到这个本书对我以往的认知,将会有一个颠覆性的影响。

长寿是好事儿吗?我不知道……

队友之前说过一句话,“人要慢慢地老、快快地死”。当时未免感觉太过薄凉,但是仔细想想,如果真能做到这样,恐怕是最大的幸福了。活着的时候,能照顾自己,不求人,坚持不住的时候,快快死,不受罪,真的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人生七十古来稀。但是,现在高寿老人已经变成了一个很常见的现象,比如我身边的至亲,奶奶、姥姥、姥爷,都活到了八十多岁,他们的人生是怎么样的呢~

奶奶,我最爱的奶奶,已经离世了,享年84岁。她可能是最符合“慢慢地老、快快地死”的了。老人家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耳朵开始背了,需要大声嚷才能听到,眼睛也有了白内障,看东西模糊,不过一直能够自己照顾自己,生火做饭、洗漱穿衣。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奶奶有一口结实的牙齿,直到去世一颗都没有掉。老人家爱吃干果,我每次去看望她,都会寻找最新鲜最美味的干果带回老家,陪着她,晒着太阳,一颗一颗地剥开,告诉她,这是山核桃、这是巴旦木,奶奶会说,“这核桃和大杏仁比咱们家里的好吃太多了~”

老人家是在冬天突发的疾病,当时正住在女儿家。姑姑说,她每天晚上和奶奶睡一个床,把奶奶的腿搂在肚子上,怕奶奶年纪大了,新陈代谢慢,半夜腿脚凉睡不踏实。我想这应该是我执着要生一个女儿的根源吧,尤其是半夜把七妞的小脚放在我肚皮上取暖的时候,总会想到姑姑说的这段话~

奶奶是突然就开始呼吸不顺畅的,姑姑连夜联系我爸把奶奶送医,经过两天的治疗,奶奶有了明显的好转,甚至能很精神地和前来探望的亲戚们聊天八卦,但是医生说老人是老肺病了,器官快要支持不住了。结果,亲戚一离开,奶奶就开始清醒地交待自己的后事,自己没房没钱,儿女们也不用分什么,她的东西愿留就留下,不愿留就都烧了吧。只是每个初一十五有些供奉,嘱咐子女们上柱香告诉那些神仙们,她已经走了,孩子们不再接着供奉了,请神仙们也不要怪罪这些晚辈。

奶奶供奉神仙供奉了很多年。从我记事儿开始,每次家里包了饺子,奶奶总是拿起煮好的第一碗饺子,在屋子里转几圈,双手捧着碗在空中不停地举高,嘴里念念有词,整套仪式走完,我们才能正式开始吃饭。小时候,有一次奶奶偷偷告诉我,她是哪座山上的神仙,等死了之后就要回山上修炼了,她会一直保佑着我们这家人的。现在很后悔不记得是哪座山了,不然也能去看看老人家~不过,每次遇到沟沟坎坎,我总会想着,奶奶一定在哪个地方默默地保护着我的,我一定能闯过这一关的。

老人家一辈医院,一共住了四天。我妈每次回想起总是说,你奶奶特别心疼人,没有怎么累人就走了。即便是这样,我那六十多岁的大伯二伯、五十多岁的姑姑爸爸,依然在那四天累的瘦了一圈。

没能陪奶奶走完最后一程,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

奶奶,您看到我现在成家立业、儿女双全了吗?

姥姥和姥爷,现在也是八十多岁了。在去年之前,两个老人一直是单独居住的,生活能够自理。虽然两个人也免不了拌拌嘴置置气,时常需要儿女们去开导开导,但是两个老人身体非常健康。姥姥每天煮饭做家务,下午和一群老邻居打麻将,儿子孝敬的自动麻将桌,让老太太地位超然,在麻友中一呼百应。姥爷每天就喜欢摆弄他的那些菜,在楼下开辟了三片小菜园,各种应季蔬菜甚至是北方少见的秋葵、紫苏、小乳瓜等,姥爷都种地特别好,三天两头喊儿女们来拿新鲜蔬菜。连咬哥回老家,都最喜欢去太姥爷的菜园,摘*瓜、西红柿、小甜瓜,用水冲冲就吃,哪怕把园子里弄得一团乱,太姥爷也是乐呵呵地瞧着,从来也不发脾气。那个时候,两个老人真的活成了我们羡慕的样子。

去年,一场疾病打倒了姥爷,也几乎累垮了整个家。姥爷突发脑出血,在医院一住就是天。因为发现治疗及时,姥爷现在恢复得很好,能够在平地上缓慢走路、被搀扶着下楼或者骑骑三轮车,作为八十多岁的老人,他的康复水平甚至超出了医生的预料。

但是,姥爷住院的天,对于我的妈妈舅舅姨妈而言,简直如地狱般煎熬。怕护工照顾不周,姥姥发话,“养儿防老”,要求儿女亲自陪床。所以六个儿女,最大的62岁、最小的46岁,分成两班,医院。姥爷瘫在床上,没有意识不能动弹,每天不停地输液、每个小时拍背排痰、只能喂流食、每天排泄十多次,后期甚至还切开了气管辅助呼吸。脑袋里的血块时大时小、病情时好时坏,儿女们每天都是揪着心数日子,不知道第二天会出什么新状况。四个月的时间,所有儿女的白头发都眼见地增加,本来就有青光眼的二姨,更因为每天哭泣和劳累,越发地看不清了。

终于,姥爷能出院了,但是身边再也不能离开人了,居家护理又变成了问题。年长的儿女有些身体不好,医院陪床已经是硬撑了,有些还有孙辈需要照顾,年轻的儿女要工作,一旦没有工作连退休金都没有,晚景凄凉。再加上姥姥性格强势,习惯了独自居住,无论是哪个儿女住在家中照顾,都会挑三拣四,不断制造低气压,矛盾风波不断。所以,六个儿女各有各的顾虑,最后,一致决定为老人聘请保姆照顾生活起居。

雇保姆的过程更是一波三折,不是保姆不合适、照顾不了老人就是姥姥看不上保姆。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已经换了20多个保姆,时间最长的也没能坚持三个月。因为姥爷睡眠黑白颠倒,所以,现在分黑白班聘请了两个保姆,白班保姆负责做饭家务和带姥爷出去晒太阳,夜班保姆负责晚上看着姥爷别让他到处走摔倒。每个月的保姆费,远超姥爷的个人工资。

从姥爷生病住院到现在居家照料,我一直都在考虑这个问题,妈妈那辈人有兄弟姐妹六个,为了照顾一个老人,尚且忙到人仰马翻,那作为独生子女,将来父母生病住院,我又该怎么办?现在还只是姥爷一个人生病,要是姥姥也身体不适住院,或者是老人没有保险没有退休金,这巨大的金钱和精力支出又从哪里来?

现在的我和队友,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工作,未来十年小孩子们都是要依附着我们来生存的,而我们离退休还有将近二十年时间,真心祈祷父母在这二十年之间身体健健康康,也祈祷我和队友平安顺遂,我们两个的平安是整个家庭幸福的根本~

长寿是好事儿吗?希望读完《百岁人生》,我能看得更开想得更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