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青光眼患者
3月7日-13日是第14个世界青光眼周,今年的主题是“视野不丢,生活无忧”。世界青光眼联合会和世界青光眼患者联合会共同发起的世界青光眼周,是世界单一疾病周期最长的科普宣教活动,旨在提高青光眼的知晓率,加大青光眼的公益宣传。
青光眼是全球第一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仅中国就有万患者,可累及全年龄段人群,40岁以上是主要的高发人群。如果不及时诊治,可导致不可逆转的视野缺损、视神经萎缩、视力下降,最终造成失明。虽然青光眼致盲后不可恢复,但如能及早发现、规范治疗,患者仍可最大限度地保存有用视力,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为引导全社会认识青光眼的危害,宣传正确防治知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医院眼科将于世界青光眼周期间开展系列科普义诊活动。
青光眼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在疾病初期,青光眼症状不明显甚至没有任何不适而被忽略,当疾病进展到晚期,患者才察觉到眼胀痛、视物不清、虹视、雾视、看东西范围缩小等。而此时,青光眼患者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视神经萎缩,很遗憾视神经萎缩不可逆转。因此,只有及早检查、尽早诊断、早期治疗,才是对付青光眼的最佳方法。
一.青光眼是什么?
青光眼是由于病理性眼压(眼球内的压力)升高,导致视神经损害及视野缺损的一组疾病。
二.青光眼有哪些表现?
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二大类:
★一类临床症状表现非常明显的患者,因突发症状剧烈,患者往往迅速就医,因此容易发现青光眼。这类患者发作时可出现虹视(看灯光时有彩虹样的光圈)、眼球剧烈胀痛,可伴有同侧头疼、视力明显下降、眼球充血,严重时可出现恶心及呕吐。
★更多的患者临床表现比较隐匿,可能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眼胀痛、视物模糊、虹视。或者平时没有任何自觉症状,某一天无意中遮挡住一只眼睛,才发现另一只眼睛居然看东西不清楚、视野变小,患者这时就医,才发现为时已晚。
三.青光眼的筛查项目有哪些?
视力、眼压测量。
视野检查:是诊断青光眼的‘金标准’,但是视野的异常通常出现得比较晚。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检查:目前主要采用OCT检查,可以客观地判断视神经损伤情况。
UBM(超声生物显微镜):可用于青光眼、眼外伤、葡萄膜疾病、晶状体疾病、角膜疾病、脉络膜等眼前节疾病,能为患者提供精确的检测结果。
四.青光眼的治疗有哪些?
目前对于青光眼的治疗集中在降低眼压和视神经保护治疗。治疗的方法主要为激光、药物和手术治疗。根据不同的患者,治疗方案不同。
五.哪些人是青光眼的高危人群?
1、远视眼的老年人;2、高度近视;3、青光眼家族史;4、眼球闭合性眼外伤史;5、长期使用激素眼药水;6、有高血压、糖尿病史;7、查体发现眼压高或杯盘比异常。
世界青光眼周义诊
时间年3月9日(星期二)上午8:00-11:00
地点
健康管理中心爱眼e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