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角型青光眼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青光眼疾病知识科普 [复制链接]

1#

日前,医院青光眼科季建主任和刘爱华副主任成功完成了一例5个月龄患儿的青光眼手术。目前,患儿手术效果良好,已经顺利出院。

★患者情况★

患者是一名男婴,出生不足6个月。来院就诊的6天前,家长发现患儿右眼角膜颜色变灰暗,医院就诊,诊断为右眼先天性青光眼,眼压达到40mmHg,且治疗过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为进一步治疗,家长带医院就诊,青光眼科刘爱华副主任收其入院。该患儿单眼发病,足月顺产,体重10Kg,无青光眼家族史,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手术难度大。

★医患沟通★

“婴幼儿的眼部检查特别困难,需要在患儿熟睡、注射镇静剂甚至全麻以后才能充分检查,因此诊断先天性青光眼要特别谨慎,并且需要排除其它眼内疾病和发育异常性疾病”,刘爱华副主任在与患儿家长沟通时说道,“手术通常是治疗的一部分,术后的药物治疗和随访才是漫长治疗过程的重点和难点。忽视任何一个环节,病情均有复发的可能。”与患儿家长交谈过程中,刘主任也体会到家长就诊的艰辛和迫切的心情。因为发现及时,家长希望尽早手术,以降低青光眼对视力的损害。

★术前讨论★

住院后,青光眼科立即组织专家会诊,由季建主任、刘爱华副主任、邢小丽副主任和麻醉科刘雁副主任共同分析病情,提出治疗方案。由于小儿全身麻醉时静脉建立困难、循环易波动、气道管理难度大,所以易发生喉痉挛等并发症。在病情复杂、手术风险极高的情况下,为挽救患儿视功能,专家团队决定尽早手术,并在手术过程中进一步检查角膜及前房,拟定行小梁切开+复合小梁切除+虹膜周边切除术,并制定相关预防措施。

★手术效果★

年4月3日,手术团队综合患者症状及检查结果,由季建主任和刘爱华副主任为全麻状态下的患者实施了抗青光眼手术,麻醉科刘雁副主任全程密切监控患儿情况。最终,手术圆满成功。医护人员通过术后密切观察护理,应用抗炎消肿药物对症治疗,每日监测患儿的眼压维持在10mmHg左右,达到了预期的手术效果。临近出院前,刘主任又一次抱起患儿,叮嘱家长注意保护手术部位,按时点药。由于婴幼儿的青光眼手术成功率低于成人,所以定期随诊非常重要。

季建主任、刘爱华副主任正在为患儿手术

出院前,医院表达了感谢:“医院领导培养出这样一支优秀的医疗队伍,你们用高超的医术挽救了孩子的视功能,你们的医者仁心更让我感动。来院就诊时,医院考虑到孩子年龄太小,特意安排了绿色通道;住院期间,刘主任、简大夫每天都来看孩子,甚至不分工作日和休息日;天气炎热时,护士长见我们孩子衣着较厚,便回家将自己孩子稍薄的衣服拿来;护士对孩子的照顾也十分细心……医院,我们感受到了你们的热情。”

疗团队和患者及家属合影

新时期,刻苦钻研,勇攀医学高峰;新起点,埋头苦干,托起明日光明。青光眼科、麻醉科、病区护理团队用救死扶伤、服务健医院“以患者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宗旨,在“改善医疗服务百日行动之际”为患者送去光明,在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的道路上砥砺奋进。

来源:医*科、青光眼科

编辑:胡岚岚杨涛

责任编辑:孙国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