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角型青光眼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看3分钟动画片可筛查白内障青光眼近视
TUhjnbcbe - 2023/3/31 21:09:00

大数据、人工智能、医疗机器人……成了近日热词。12月11-12日,年度智慧医疗学术会议暨广东省医学会人工智能分会筹备会议在广州市白云宾馆召开。专家们介绍产学研现状,展望智慧医疗未来应用,助推健康中国战略落地。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医学家们正在研究更简易的方法,来诊断常见眼部疾病,例如,家长为孩子播放一段3分钟的动画片,在相关指引下进行视频拍摄,利用这项技术能诊断孩子眼球的状态,从而筛查出白内障、青光眼、斗鸡眼等状况。另外,该系统还具备预测近视发展等其他功能。

会上,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全国青联常委林浩添,以眼科人工智能诊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题作了报告,其中提到智能眼科专家系统。

他表示,该系统能够使家长就能筛查为孩子常见眼病,具体操作是,播放一段3分钟的动画片给孩子观看,家长在相关指引下进行视频拍摄,利用这项技术能观察孩子眼球的状态,从而筛查出白内障、青光眼、斗鸡眼等状况。另外,该系统还具备预测近视发展等其他功能。

林浩添及其团队还在努力,希望未来能在社区、小区等地配置类似于商场卡拉OK亭,且可移动的诊断装置,这类装置目前有待开发落地。

今年,林浩添教授还牵头推行了医院在疫情防控中的落地应用模式。最终实现在大数据时代下,以眼科人工智能诊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突破口,助推医学人工智能技术服务社会。

动态不确定因果图(DUCG)是全国*协常委、国际核能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张勤的原创成果——一个基于领域专家因果知识的人工智能理论。会上他表示,这是一个很好的全科临床辅助诊断工具。

该工具结合推理算法,输入患者病情信息,来诊断出所患疾病,并可动态生成患者个体优化临床诊断路径,以获取病情信息,较大程度减少漏检误检和漏诊误诊。

张勤表示,在该工具的辅助下,基层医生可以较医院专家诊病水平。目前,它在山东胶州、重庆忠县两地进行实践应用,诊病正确率超过95%。

辅助二字如何理解?现在全世界的人工智能医疗都是辅助诊断,目前还没达到代替这一层面。张勤称医生与大数据之间如同合作关系,两者相互补充,才能得到更好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引领着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服务人类。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基层医疗水平,为老百姓带来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将助推全民健康事业发展。

记者了解到,此次会议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中山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联合承办,历时两天,聚焦产学研,助力大湾区。医疗、科技领域专家齐聚一堂,描绘智慧医疗未来发展图景。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机器人总体专家组成员孙富春教授介绍了智能医疗机器人的研究与发展,从多个层面分析医疗机器人发展面临的困境。国务院特贴专家,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主任助理孟祥飞介绍了集成智慧医疗研发所需的软件及数据资源。

山东大学王英龙教授、上海乐相科技首席科学家陈东义、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高级工程师舒琳、广东省基层医疗工程中心和深圳发改委的医疗电子平台副主任聂泽东等,分别介绍了人工智能穿戴设备。其他人工智能、医疗科研领域的专家也带来演说。

人工智能领域、医疗科研单位、高校医疗科技企业的专家学者共商共议,助力智慧医疗基础理论、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发展,以期促进国际国内交流,加速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医疗领域内的应用。

未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将携手各单位,打造更优质的人工智能平台高水准平台,联合更多健康科技科研团队、临床医学团队与人工智能团队,共同推进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与落地,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健康中国战略落地贡献力量。

新快报讯记者陈慕媛通讯员邰梦云牟晏莹报道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看3分钟动画片可筛查白内障青光眼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