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是世界青光眼日,为提高广大市民对青光眼的认知,普及青光眼的防治知识,弘扬“学雷锋”精神,6日上午,医院青光眼专科首席专家邓秋琼主任,为柳州市民进行义诊,向市民提供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您觉得眼睛哪里不舒服?”“看我的手指有重影吗?”“看东西是弯的吗?”……义诊现场,邓秋琼主任细致地与患者交流,并给患者进行了眼压等初步检查。
“青光眼是一种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邓秋琼介绍,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患者的视力会快速下降,甚至失去视力。而及早发现和规范治疗,可以阻止患者病情的发展,让患者在有生之年拥有有用的视力。
该如何发现自己是否有青光眼?青光眼好发于哪些人群?该如何预防?来听听邓秋琼主任怎么说。
●如何发现青光眼?
她介绍,青光眼被喻为“隐形的视力杀手”,也被医生称为盗取视力的窃贼。很多人没有症状,大约有20%—30%的人群有急性发作。急性青光眼又称为急性充血性青光眼,常呈现急性头、眼胀痛、呕吐、视力急剧下降、伴眼红、虹视、雾视等症状。这部分人因为有眼痛,大部分能及时来院就诊,所以能及时发现病情和治疗。但是,没有症状的那部分人,往往因视力下降或视野缩小到眼科就诊检查时才发现,而此时多数患者已是青光眼晚期,视力已经出现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哪些人群高发?
“青光眼在什么年龄段都能发生。”邓秋琼说。但一般来说,有五类人属于高危人群。一是年龄在40岁以上;二是有青光眼家族史,特别是直系亲属患有青光眼者,患青光眼的发生率会比其他人群高10到20倍;三是高度近视或高度远视者。高度近视容易患开角型青光眼,高度远视则容易患闭角型青光眼;四是糖尿病患者,五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治疗青光眼最关键的一点是早发现。”她建议,这五类高医院找专科医生进行相应检查和诊断。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给出个体化的预防、复查和治疗方案。“如果是青光眼患者,及时发现和治疗,可以达到在有生之年拥有有用视力的最终目标,保证生活的质量。”
●如何预防和控制?
一般来说,情绪激动如大喜大悲、暴饮暴食、天气突然变化如突然变冷或突然变热、在暗室停留时间太久等外界环境因素刺激,均会诱发青光眼的急性发作。因此青光眼高危人群应避免情绪激动,宜清淡饮食,避免长时间戴墨镜。
另外,饮食规律,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阅读、看电视或暗房工作。避免重体力劳动。
上述五类高危人群,应遵医嘱定期到眼科复查眼压、视力、视野及检查眼底等。当感觉头痛、眼胀、虹视等应立即就医,避免不可挽回的视力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