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变好,大家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增高,不少人的心中都有自认为很健康的养生食材,其中就包括枸杞。有些人平时会用枸杞泡水喝,而有的人甚至直接吃枸杞。
:
在三个月之前,8岁的王先生,感觉自己的身体有些不适,腰膝酸软的情况非常频繁,去网上查了查说是肾虚导致的。
通过各种搜寻,他查到了,很多人说喝枸杞泡水对于肾脏来说是有一定效果的,在平常生活中确实有很大的作用,所以他认为也是一种好药材,一定会给身体带来很大好处。
就这样没有经过医生的问诊,他便连续喝了三个月,但是肾虚的情况并没有得到缓解,去小便的时候还发现小便特别黄,舌头也是比较白的,上火更加严重了。
医院经过医生的问诊,医生说,枸杞虽然可以起到滋补的作用,但是王先生却是阴虚体质的患者,对于枸杞来说并不适用。
枸杞性甘温和,如果适当的食用确实会给人体带来一定的好处,但是如果食用过量会加重身体上火的现象。
枸杞的营养成分
枸杞其营养成分主要有枸杞多糖、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钙、铁、镁、磷、碳水化合物等。这些营养成分也是枸杞发挥功效的物质基础,同时还具有美容养颜、抗衰老的特殊作用。
适当吃枸杞会给什么身体带来什么好处?
1.养肝明目
枸杞中的营养成分比较丰富,比如多酚、多糖等,可以修复受损的肝细胞,还可以帮助肝脏排出毒素,降低转氨酶水平,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
特别是对于一些久坐不动的男性来说,每天用枸杞来泡水喝,能够疏通血管,加快血液流动的速度,避免垃圾沉淀,还可以缓解眼部的疲劳。
2.保护视力
枸杞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花青素等成分,能够保护眼睛,预防眼部疾病,如夜盲症、青光眼等。
.降糖
枸杞中含有的营养物质能够帮助修复胰岛细胞,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功效。枸杞中还含有能够促进脂肪代谢的营养物质,从而减少血液中甘油三酯的含量,还能抑制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积,从而起到降低血脂的功效。
4.延缓衰老
其实对于女性朋友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坚持用一些枸杞来泡水喝的话,还能够起到美容护肤的效果,其中富含维生素C以及胡萝卜素等。
特别是其中的维生素a,还能够组织上皮细胞的分化与生长,防止皮肤干燥和毛囊角化的问题,还能够帮助延缓皮肤衰老的速度,提高皮肤弹性,让皮肤变得更加细腻光滑,保持年轻态。
5.提高睡眠
很多男性朋友因为各种原因渐渐养成了熬夜晚睡的习惯,长期熬夜会使的生物钟混乱,久而久之便会导致睡眠障碍,睡眠质量受到影响。
如果在平时有失眠,多梦易醒等问题,不妨多喝些枸杞子泡水,经常饮用,有助于改善身体体质。
对于睡眠质量不佳,难以入睡等睡眠问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特别是下午喝点枸杞子泡水,有利于提高晚上的睡眠质量。
黑枸杞真的比红枸杞好吗?
其实二者的基本功效差不多,主要是黑枸杞中的花青素更多一些,但仅凭这一点就卖得如此昂贵,性价比真的太低了,那些宣传的功效也有待考究。
若真想补充花青素,不妨从桑葚、茄子、甘蓝等便宜的食物中获取,没有必要买贵的黑枸杞。
吃枸杞时的四大禁忌要多加注意
1.不长期服用
长期过量饮用枸杞子泡水对身体产生很多副作用,首先它会让人们上火,常常因此而脾气暴躁、乱发脾气;其次睡觉前喝过量的枸杞子泡水常会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导致难以入睡进而引起失眠症状。
除此之外过量服用对肠道也不好,尤其是一些脾胃虚弱的人会因此出现腹痛消化不良的症状。
2.体质热的人不适合吃
枸杞属于温性食物,适合绝大多数的人食用,但如果你是风热体质的人,进食枸杞,很可能会加重风热。另外血压比较高的人、脾气急躁的人,还有感冒发烧的人也要少吃枸杞。
.不可和绿茶同吃
绿茶是深受中国人喜爱的茶之一,其具有醒老提神,缓解疲劳,抗衰老,防癌,抗癌,消炎的功效,但绿茶不可和枸杞同时饮用,因为绿茶茶叶中含有的鞣酸会吸附枸杞中的微量元素,导致枸杞的食补功效降低。
4.感冒的人不宜吃
枸杞子属于热性食药,感冒发烧本身体虚内火旺,所以感冒发烧时候吃枸杞子或泡水喝会加重感冒发烧的病情。
感冒期间身体会发生炎症,炎症期间的人群,不管是口服枸杞子还是泡水喝,都会让炎症更加严重,甚至会诱发其他不良症状。
延伸阅读——如何挑选枸杞?
1.看颜色
为避免遇到染色枸杞,要留意枸杞的蒂把,染色的枸杞,蒂把处的小白点也是红色的,拿到枸杞,用潮湿的手搓一搓,如果出现掉色,那就不言而喻了。
正常枸杞尖端蒂处多为黄色或白色,用色素浸染过的枸杞蒂处则呈红色,用硫磺烘烤过的呈深褐色。
2.干湿度
干湿度,这个很简单,不论袋装还是罐装,如果很干燥,摇起来哗哗作响,绝对不会结块。如果结块,排除商品挤压结块则说明枸杞子已经发粘糖化。绝对不要购买。
.闻气味
抓取一把枸杞,先用手心捂一会,因为手的热度可以让它更快地散发气味。把枸杞放到鼻子前方仔细嗅闻。优质的枸杞会有一种清新天然的果香。而被硫磺熏过的枸杞会有一种刺激性的呛鼻气味。
枸杞子作为一种常见的保健药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作为具有一定药性药效的植物,在服用时切不可盲目跟风,要确定是否合适与当下的身体情况,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