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角型青光眼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古稀老人患致盲眼疾郁郁寡欢,辗转千里来汉
TUhjnbcbe - 2025/8/1 21:08:00

“谢谢你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给了我二次光明!近日,在医院住院部,年近70岁的张婆婆拉着该院白内障专家陈毕峰主任的手,满怀感激的说道。这是一份来自千里之外的感谢和信任,模糊了一辈子的张婆婆,老年患上白内障后生活质量大幅下降,自江苏启东来汉求助专家,最终在该院重见光明。

张婆婆介绍,自己从小就患有高度近视,视力一直不是很好。10年前,就感觉看东西有些模糊,2年前,张婆婆的视力下降的越发厉害,甚至因为看不清楚路害怕摔跤,走路总是“深一脚浅一脚”。一次去吃酒席,因为看不清楚菜,在盘子里胡乱夹了半天,而引来别人异样的眼光。因眼睛看不清楚的缘故,原本性格开朗的张婆婆也变得特别低沉,经常在家里抹眼泪,性格也变得有些暴躁,经常和老伴拌嘴吵架,家里的气氛也很压抑。家人带医院就诊,医生诊断其为白内障,但因其眼部条件比较复杂,为其左眼的白内障进行超声乳化后,未能植入一期人工晶体,导致她做完手术后视力更差,当地建医院就诊。

张婆婆在武汉市居住的远房亲戚得知其情况后,告诉张婆婆自己之前也患上了白内障,是医院陈毕峰主任治好的,现在视力特别好。于是张阿姨在家人的陪伴下,历经大巴车、火车、地铁的辗转,前往医院就诊。

经医院青光眼与白内障专科陈毕峰主任仔细检查,张婆婆双眼视力均为0.08,右眼为老年核性白内障,左眼无晶状体等多种眼病。根据张婆婆的眼部情况,陈毕峰主任为其右眼制定了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方式。因张婆婆的左眼无晶状体且玻璃体内晶状体皮质残留,陈主任建议其进行左眼进行玻璃体切除+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方式,手术目的为取出前房、玻璃体腔内残留晶状体皮质及核块,预防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损伤等,挽救现有视功能。

然而面对超两万元的手术费用,张婆婆却在病房里犯了难。原来,张阿姨患有高血压长期服药,其老伴也体弱多病,平时经济来源全靠每个月的基础养老金维持生活,来武汉看眼睛还问亲戚借了不少钱。医院医务社工部工作人员核实其情况后,第一时间协助张婆婆向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申请了公益基金救助。随后,陈毕峰主任联合该院眼底病科专家团队先后为张婆婆的双眼进行了手术,历经一个多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张婆婆双眼视力恢复至0.6,明亮的“视”界也让张阿姨一扫内心“阴霾”,开心不已的张阿姨为医院送来了锦旗,于是发生了文章开头感人一幕。

医院叶应嘉院长向记者介绍,白内障是造成老年人失明的第一大眼病,患上白内障后久拖不去治疗,不仅影响日常生活,降低生活质量,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增加,还容易造成摔伤,对于一些老人因行动不便无法外出交流,甚至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叶院长提醒,目前,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白内障,手术是治疗白内障是临床目前唯一有效方式。另外,对于高龄患者,只要身体情况允许也可以行白内障手术,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晚年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记者:刘雅婷通讯员:彭锦云冯敏惠子

编辑:王建

责编:夏天

编审:王俊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稀老人患致盲眼疾郁郁寡欢,辗转千里来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