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盈盈的舞台中央,一位钢琴演奏者,微微弯着身子,专注地沉浸在草原名曲《天边》的演奏中。乐曲悠扬婉转,沉稳间不失一丝清逸,听来仿佛令人置身一片晨雾的草原,辽阔朦胧,留连忘返。
曲音缓缓消逝,一阵寂然之后,台下响起的掌声、喝彩声不绝于耳。
“洪书记,再来一曲……”
洪朝阳,医院*委书记,医院的“大家长”。从事眼科临床工作30余年、医院管理工作近20年的他,虽然早已荣誉加身,光环不胜枚举,但却始终给人以草原般的淡然之感,儒雅,亲和,却不失力量。
他说,文化是真正扎根于骨髓的生产力。一个和谐团结的环境可以让人释放真善美,而一个恶劣的环境必然使人充满仇恨和罪恶。只有具备优秀文化的民族、国家和集体,才能处于不败之地,收获幸福的源泉。
为了深埋心底的那个“医疗理想国”,他一直奔波在人生之路上,不言乏力,不言放弃。
洪朝阳书记
医者:不可或缺大爱、仁心
“今天,就算不吃饭,也要把患者找到!”
踏上医学之路30余年,洪朝阳始终铭记着导师谢立信院士带教的点点滴滴。一天,临近中午,刚结束一个上午眼科手术的谢院士,顾不得吃午饭,等待着一名临时增加手术的急诊外伤患者,却迟迟不见来人。洪朝阳跟随谢院士,不停地在手术室打电话询问情况,只因这名患者如果逾期不治疗,病程会迅速加重,甚至不可逆转。
“医生,必须对患者负责任。”在谢院士的要求下,全科医务人员顾不上吃午饭,进行寻找,患者最终被带到了手术室,及时获得救治。这件事,洪朝阳谨记了大半生,随着时光的沉淀,阅历的加深,愈发体悟到一名医者不可或缺的大爱、仁心。
全国首例盲人供体活体角膜移植手术“移植上去的植片非常透明,而且对合良好,缝线在位……”年的最后一天,时任医院眼科主任的洪朝阳,完成了全国首例盲人供体活体角膜移植手术,引发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