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主要威胁和损害我们眼睛视神经及其视觉通路,最终导致视觉功能损害。主要与病理性眼压升高有关。青光眼根据病因学、解剖学、发病机理等,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先天性等青光眼,一般采取降眼压滴眼液、激光、手术等治疗。如果不采取有效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终至失明。这种青光眼失明,就目前医学治疗手段来说是无法使其逆转而恢复的,但却是可避免的。
容易得青光眼的高危人群
●老年人
●糖尿病患者
●有青光眼家族史、眼外伤、远视眼、高度近视眼等情况者
●长期口服或注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用含激素眼药水的人群
以上均容易引发或发展成青光眼,属于高危人群。
青光眼的症状
根据眼压升高时房角的状态,通常情况下青光眼可以分为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多数年龄在60岁以上,有10%~20%存在遗传因素,一般没有大发作的表现,偶有眼睛酸胀,其危害反而更大。很多患者因为没有明显症状,发现时往往已到了晚期,视功能已严重受损缺失,形成管状视野,此时已不可逆。闭角型青光眼又分为急性和慢性两个类型。
一: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即一般说的“青光眼急性发作”。由情绪波动、黑暗环境、点滴散瞳的眼药水等因素诱发,患者本身同时存在短眼轴、浅前房、窄房角的局部解剖异常,诱因引起房角突然狭窄或关闭,导致房水不能及时排出,从而引起房水胀眼压急速升高。伴有突然剧烈的眼痛、视物模糊、患侧鼻根酸胀、眼眶胀痛、头痛等。这种情况多发于老年,60岁以上占90%,女性发病率较高。
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眼压慢慢升高,最终形成中度高眼压。症状不是太明显,往往没有疼痛,但会有视力的缓慢下降、雾视、偶尔会出现看灯光如看彩虹一样的虹视症状。经常感觉眼睛疲劳不适、酸胀,休息之后有所缓解,还可出现远视或老花眼突然加深,以及眼红、胀痛等症状。
青光眼导致的眼盲不能复明!
青光眼导致的眼盲不管如何治疗都不能复明,和致盲原因第一位的白内障相比,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更为严重。但是如果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患者是可以在有生之年保持一定的视觉功能,能够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青光眼具有严重致盲性的同时,也是可控的。因此了解青光眼,防治青光眼,十分必要。
如何预防青光眼
40岁前,每两年要进行眼睛体检,包括眼压测量和眼底检查。40岁后,每年做一次眼科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度波动。青光眼最主要的诱因就是长期的不良情绪状态,如脾气暴躁、抑郁、忧虑、惊恐等。
饮食起居要有规律,劳逸结合,保证睡眠质量,适度体育锻炼。
注意用眼卫生,用眼时光线必须充足柔和,并且不要在强光下阅读和在暗室内玩手机、看电视,不要过度用眼。
出现这些症状及时就医
日常生活中出现眼胀痛,触摸感觉像石头一样硬,看灯光有彩虹,看实物像隔了一层磨砂玻璃,或者视野缩小,如遛狗往前看的时候,看不到脚下的狗,或者看不到我们面前的椅子,这时候应该马上就医。
由于青光眼病因复杂,目前还没有特异而有效的预防方法。但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疾病发生,或避免疾病进一步加重有益处。重视早期筛查。
●合理膳食,三餐规律。宜清淡饮食。
●经常运动,目前认为低强度、持续时间长的运动有慢跑、游泳。
●避免久坐不动。
●争取每周至少5天、每天30分钟以上的中等量运动。
●调理情志,避免着急、生气。
●保持乐观情绪。
●保持大小便通畅。
●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长时间持续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
●中老年人避免在暗处长时间持续用眼看近处东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