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跌倒为老人死亡第六位,占意外死亡第二位,每年有三分之一老人经历过跌倒其中二分之一的老人有再发性跌倒,且65岁以上有70%老人死亡原因都来自跌倒。
跌倒不只造成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衰退与害怕跌倒心理的影响,若能让一般老人在安全环境下从事正常活动,免除陷入跌倒恐惧中,并协助改善跌倒后老人回复独立日常生活活动功能,不仅可以提高老人生活质量也可防止老化提早发生,重拾老人自我照顾之信心,以减少老人在生活中危机。
一.跌倒定义:
跌倒为一个人失去平衡而使得手、手臂、膝盖、臀部、身体接触或撞到地面、地板而造成受伤或不小心跌落于低处,但不是因遭受外来重击、意识丧失或中风造成突然肢体麻痹及癫痫发生所造成。
然而跌倒是会影响老人在日后生活机能,有研究指出因跌倒而造成老人的影响中有20%-60%是轻微伤害、10%-15%有较严重的伤害、2.2%-7.5%有骨折及髋股骨折情形。
二.跌倒的危险因子:
老人跌倒常存在许多项潜在因子,很难依特定单一原因加以解释。因此不应将老人跌倒单纯视为身体功能的退化,尚有其他危险因素如下:
(一)内在因子:内在因子分为三大类,包含个人特性、急性慢性疾病及药物使用。
1.个人特性:由于年龄较长、老化造成关节退化、肌力及膀胱功能降低、视野缩小、老花、白内障、青光眼,对远近的判断力变差,对黑暗的适应不良,无法注意较低处的摆设或散落物品易被绊倒;另外有跌倒病史或曾跌倒的人若不预防,极容易发生同样事故。
2.急性慢性疾病:老人若患有急性或慢性疾病,如:急性发作、中风、帕金森氏症、心脏衰竭、肾脏衰竭、姿位性低血压、神经功能受损后(如半侧偏瘫),造成老年人身体不适、活动不便、平衡感变差、姿势控制不良等种种因素使得步态不稳而易跌倒。
3.药物使用:镇静剂、抗焦虑、利尿剂、安眠药、降血压药物等,若老年人不清楚药物使用及副作用(例:头痛、晕眩、视力模糊、心跳过快、低血压、四肢无力)等药物更是会造成跌倒意外。
(二)外在因子:外在因素主要为环境危害也,环境因素常导会致健康老人跌倒,当老人上下楼梯、穿着不合脚的鞋子或衣服、光滑地板、不平坦地面、地面有障碍物、未固定地板、不稳固家具、没有清楚边线与没有扶手楼梯及照明不良,都容易造成跌倒发生,有学者研究显示10%的老人在上下楼梯时曾发生跌倒,因此环境改善是预防跌倒主要重点。
跌倒常会影响老人身体功能造成其忧郁情形,甚至造成老人在曾跌倒或会有担心跌倒的压力,这些造成老人严重身心社会影响,故可用卫生教育以及环境改善措施减少环境造成老人危险性,亦减少跌倒造成心理健康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