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角型青光眼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世界青光眼日了解青光眼知识,防止青光
TUhjnbcbe - 2021/5/12 17:48:00

眼球和血管一样,其中都有一定的压力,眼球内的压力就被称为眼内压或眼压。正常的眼压对维持眼睛的视觉功能很重要,可以保持眼球的外形、眼球屈光成像系统的光学特性、眼球内的血液循环等。

一般来说,正常眼压在10~21mmHg,当眼压超过个体视神经可承受的限度,会造成视神经萎缩和视功能损害。

眼球内产生压力的来源,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房水”,房水不是一潭死水,而是在眼睛里不断循环,并且不会流到脸上。

眼球好比一个水斗,有进水的水龙头和出水的排水管,进水的龙头在睫状体,它不断分泌房水,然后从晶状体和虹膜间的缝隙流出,经过瞳孔进入前房,最后从前房角的小梁网以及葡萄膜巩膜途径流出眼球,前房角的小梁网和葡萄膜巩膜途径之地就好比是水斗的下水道。

在正常情况下,房水的产生和流出是平衡的。这样,水斗里的水才不会溢出,封闭眼球中的房水所产生的压力才不会过高,眼球就能维持稳定的眼压。

不过,若房水排出受阻,就会在眼内越积越多,因眼球壁的限制,眼球扩张能力有限,眼球内的压力就会越来越高,出现眼压升高的情况。

我们的眼球就像一台照相机,角膜、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可以将光线汇聚到眼内。视网膜是位于眼底的一层很薄的组织,就像照相机的底片;

视神经就如同电缆,将视网膜的成像信息从眼球传递到大脑,而里面包绕的无数“光纤”就被称为“视神经纤维”。视神经纤维非常娇嫩,高眼压很容易让它受到损伤。

正常眼压在10~21mmHg,当眼压超过个体视神经可承受的限度,会造成视神经萎缩和视功能损害。此时眼睛就会生一种病——青光眼。

青光眼是主要致盲眼病之一,是一组以视神经萎缩影响视野范围的一类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重要危险因素。眼压升高通常是由于房角或小梁网功能异常所致。青光眼又被称为“沉默的小偷”,有一定遗传倾向。从字面上看,所有类型的青光眼都会出现病理性眼压升高。但是,病理性眼压升高并不以正常眼压区间的上限21mmHg为界限,只要眼压超过个体视神经的承受范围,就叫病理性眼压升高。“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是青光眼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患者24小时眼压都没超过21mmHg,它也曾被称为“低压性青光眼”。虽然这类青光眼患者的眼压不高,但因超出了个体视神经所能承受的压力限度,同样会导致青光眼性视神经损伤和视野缺损,一定要引起重视。由此可见:眼压不高不一定不是青光眼,眼压高不一定就是青光眼。眼压与血压一样,一天当中会呈动态波动。由于眼压昼夜波动和节律性,单次测量无法及时、充分发现眼压变化,需根据24小时眼压监测制定个性化的降眼压方案。尤其对于一些白天眼压控制良好,但视神经、视野损伤进行性恶化的患者,因为视野较差与24小时眼压峰值较高和眼压波动较大显著相关,治疗青光眼的目的就是维持24小时眼压的昼夜平稳。也就是达到青光眼患者的“靶眼压”。什么是“靶眼压”?青光眼的治疗最终目标是保存现有的视功能,稳定视神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使视野的损害不发生进一步恶化。这就需要我们在治疗青光眼时应将眼压降低并维持在一定范围内,这个范围内的眼压能够阻止或最大程度地延缓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迸一步发展。这一眼压范围的上限被称为“目标眼压”,又称靶眼压。以基线眼压为标准(未用降眼压药物时的眼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降低20~30%进展期:降低40%正常眼压型青光眼降低30%高眼压症降低20%根据病程和视功能制定不同的目标眼压POAG:早期:14~18mmhg进展期:15mmhg晚期:10~12mmhg需要补充的是:通过治疗来力图达到目标眼压时,还应同时
1
查看完整版本: 世界青光眼日了解青光眼知识,防止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