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14
第14个世界“青光眼周”
视野不丢
生活无忧
-
年3月7日-3月13日是第14个“世界青光眼周”。
今年的主题是“视野不丢,生活无忧”。
-
世界青光眼周是由世界青光眼联合会和世界青光眼患者联合会共同发起的一项全球性行动,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青光眼、了解青光眼,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从而避免永久性视力丧失。
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组具有特征性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的眼病,可能会损害视神经及其视觉通路,最终导致视觉功能损害甚至失明,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根据发病的原因,青光眼可分为原发性青光眼和继发性青光眼。不论哪种青光眼,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较高的眼压导致视神经损伤。原发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急性发作时表现出相当高的眼压水平(高于40mmHg),可能会出现眼球充血、剧烈胀痛、头痛、视物模糊以及虹视现象(看灯光时光源周围出现彩色光圈)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恶心及呕吐。但大多数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并无明显症状。有时患者可能注意到视物变得模糊,也可能会注意到无法看到其侧面的物体(由于周围视野的丧失),但大部分患者发现眼部症状时,青光眼已经进展到了晚期。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非特异性视觉症状可能也与青光眼有关,例如阴天/有雾的时候,眩光或需要更多更强的光线才能视物、阅读。
青光眼一定会失明吗?
青光眼早期无症状和不可逆的性质使其成为使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绝大多数青光眼病例都是无声发展的,当疾病处于晚期时,患者才会感觉到视觉异常,遗憾的是,青光眼对视神经的损害是不可逆的,失去的视力并不能通过积极治疗而恢复。
如果能够早诊断,早治疗,那么青光眼能得到有效控制。但青光眼早期,如果任其发展,视力、视野都将会逐步受损,最终会造成永久性失明。
任何年龄都可能患上青光眼。尤其是近视度以上、糖尿病、45岁以上等属于高风险人群,医院做青光眼的相关检查,以排除或早期发现青光眼,及早治疗。
青光眼能预防吗?
到目前为止,青光眼尚不能有效地预防。但早检查、早发现和早期正确的治疗能有效控制青光眼的发展,防止视功能进一步损害,定期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有助于监测视功能改变情况。
得了青光眼,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1、不要在暗的环境下长时间用眼,应保持光线柔和;
2、避免过度劳累,可适当参加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慢跑等;
3、保持稳定的情绪,切忌过分的忧虑、生气等;
4、短时间内不要大量饮水,可增加饮水频率;
5、青光眼为终身性眼病,必须规范、合理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