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人王女士今年53岁,心态年轻的她紧跟潮流,年轻人中流行的短视频也玩得飞起。
近几年,王女士感觉有时候看东西眼前像蒙了一层雾,还伴有眼部酸胀。不过情况不严重,每次休息后都能自行缓解,她权当自己短视频玩得太过火,医院就诊。
5月末的一天晚上,王女士像往常一样,睡前正刷手机,右眼却突发胀痛,视力下降明显,眼前那层厚厚的“白雾”又出现了。根据以往的经验,王女士想着睡一晚就可以恢复,不承想第二天,右眼还是雾蒙蒙的,视力下降更加明显,而且眼睛持续胀痛,还伴随右侧头痛、吃不下饭,甚至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现象。这下,王女士不敢再拖了,医院眼科就诊。
医院眼科副主任温积权副主任医师为王女士仔细检查后,诊断其为右眼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急性大发作。温积权告诉她,之前的几次雾视、眼部酸胀等其实都是小发作,当务之急是赶紧住院,降眼压后行手术治疗,并且要警惕对侧眼的急性大发作。
而就在王女士回家拿生活用品准备住院的路上,她的对侧眼如温积权提醒的那样,开始出现胀痛,视力下降。所幸住院后,及时通过药物降眼压,她的双眼眼压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一周后,温积权为王女士先后做了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房角分离手术,术后,她的双眼视力恢复正常,眼压也在停用降压药物后维持正常。
温积权介绍,闭角型青光眼主要与房角的解剖结构异常有关,多见于短眼轴,也就是眼球比较小的人。这些人多数为远视眼,表现为年轻时视力好,但花眼较同龄人早,多数在40岁以前就开始表现出老花眼倾向。“这种结构发育异常有遗传倾向,如果父母之中有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子女无近视表现者需要常规排查,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
温积权还强调,对于没有经过治疗和干预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以下诱发眼压升高的因素要注意:
1.避免黑暗环境下用眼;2.控制情绪;3.避免散瞳;4.及时治疗白内障。不少老人沉迷手机
导致视力下降
随着智能手机在中老年群体中逐步普及,特别是疫情后健康码、行程码的应用以及线下交际减少,让中老年人触网加速。但在享受手机带来便利的同时,不少中老年人也深陷其中,对此社交媒体上有不少网友吐槽:“往年春节年夜饭是爷爷‘三顾茅庐’叫孙子吃饭,今年反过来了。以前喜欢搓几局象棋的老爸,自从换了智能机就变成了低头族,热衷刷短视频到凌晨、用虚拟步数和拉人头‘换钱’、用游戏金豆换粮油……”“我外公今年73了,前段时间老毛病肺气肿犯了,呼吸困难,大晚上打了。住院期间,夹血氧仪的时候他跟我妈妈说,能不能给换个手指头夹,把中指夹住不太好玩手机。”
老年人因为看电脑、刷手机,导致视力下降的案例,屡见不鲜。
杭州市民李阿姨退休后,为了不和社会脱节,她每天要花上大量时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