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
(1)从西医的角度了解青光眼
青光眼是由于病理性眼内压升高,导致特征性的视神经萎缩,视野缺损及视功能低下的一种眼病。是一种常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为世界第二大致盲眼病,仅次于白内障。
青光眼可发生在刚出生的婴幼儿,直到老年的任何年龄人群,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光眼发病率越来越高。目前的研究表明,欧美国家中青光眼的主要类型为开角型,占青光眼患者的74%。我国及东南亚地区青光眼的主要类型为闭角型,占青光眼患者的87%。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展,青光眼患者数将大幅度增加。老年人自身的眼球解剖结构存在异常,如果出现情绪波动,或过度疲劳,比如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暗室环境、全身疾病等,可能会诱发闭角型青光眼发作。
(2)从中医的角度了解青光眼
青光眼属于中医的五风内障(青风、绿风、*风、乌风、黑风)、雷头风、偏头风的范畴。古人以风命名,说明病势急剧,疼痛剧烈,变化迅速,危害严重。
《目经大成五风变》谓:“此症乃风、火、痰,疾烈交攻,头目痛急,金井先散,然后神水随某脏,而现某色。”它是以眼胀痛,瞳孔散大,瞳色改变,视力下降为主要表现的一类内障眼病。闭角型青光眼,中医名曰“绿风内障”,开角型青光眼,名曰“青风内障”。
“青光眼”有什么表现?
青光眼惯用“声东击西”的诡计,病在眼上,症状却常常表现在身体的其他部位。青光眼的发病特点就是眼科症状不明显,常有患者以为头痛、呕吐等症状是由于感冒或是胃肠炎,所以很容易造成误诊、误治。
出现这些症状要小心:
看灯光周围出现七色的彩圈或晕轮
喝完水15~30分钟后出现眼胀头痛
老花镜需要频繁更换
清晨看书困难
两眼的视力出现明显差别
目视正前方时感到余光所见的范围(实际上就是视野)明显缩小,就好像从望远镜里看东西
两眼比较相差明显
近视有进行性加重的感觉,并伴随着头痛、恶心、呕吐
老年人经常感觉头疼脑胀、恶心乏味
家族中有青光眼病史等。
青少年型青光眼,在青年期才发病,表现出的体征和症状主要为患儿的视力下降和眼胀,多被家长误认为近视和视疲劳,导致未能及时就诊,对患儿的学习和未来生活及工作影响很大。
“青光眼”的病因是什么?
临床上将青光眼分为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发育性青光眼。其中,原发性青光眼又分为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
青光眼的高危因素有青光眼家族史、眼部解剖结构拥挤、高龄、高度近视、高度远视、高血压、糖尿病等。家族中有患青光眼患者的,自己也要当心哦,对于开角型青光眼,有家族史者发病率高于无家族史者6倍。
此外生活不规律、关灯玩手机、易发脾气等都有可能引发青光眼。有以上高危因素者应定期到眼科门诊就诊,排查青光眼,生活中应尽量避免以上诱因。
患了青光眼为什么会失明?
眼睛的基本功能是感受外界光的刺激,然后将这些光刺激的信息通过复杂的视觉传导通路,到达大脑的视中枢而形成视觉。
而人们眼球后面的视神经就像“电缆”一样,能够将眼睛看到外界的物像传送给大脑的视觉中枢。眼内房水生成和排出成动态平衡,维持的正常的眼内压。青光眼患者,因为房水产生或者排出的动态平衡失调,眼内积存房水过多,就会引起眼内压升高,超过了个体视神经所能耐受的眼压限度,导致视神经纤维营养和血供不足,视神经就出现缓慢的进行性的损伤,如果不及时治疗,长期的高眼压状态会导致视神经萎缩,视野缺损、视力下降,最终失明。
如何避免患上“青光眼”?
注意用眼环境,避免强光下阅读
信息时代,人们长期在电脑前工作,并且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出现近视等视觉问题。
年轻一族喜欢睡前玩手机,夜间关灯后用眼,瞳孔呈散大状态,长时间后堵塞眼内液循环流通,还会造成视疲劳,诱发青光眼,所以用眼时光线需柔和、充足,避免暗室时间过长。生活、饮食习惯要规律
不熬夜,保证睡眠质量,适当运动,冬季注意防寒保暖。注意血压血糖,多吃瓜果蔬菜,还有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避免情绪过度波动。
每年安排一次眼科检查
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安排一次眼科检查,儿童每年寒暑假进行一次眼科检查。
如家中有青光眼病史或自己是高度近视,医院专科就诊,进行眼科检查,监测眼压,排除青光眼疾病。
每天坚持使用视天使眼部精华液产品荣获国家专利,通过国内外多项检测
可激活眼周休眠细胞,加快代谢,兼具预防、保健、理疗多重性
成分温和不刺激,全方位深度呵护您的双眸
专业机构研发,品质有保障,使用简单方便,轻巧易收纳,可适用人群广泛